VR能夠沖擊到很多的傳統行業,其中就包括了廣告行業,在未來VR或將成為廣告的營銷工具。
VR作為廣告營銷工具
2015年,全球最具權威、最有影響力的廣告節。
廣告人的奧斯卡戛納金獅國際創意節(the Cannes Lions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Creativity)頒發了移動類獎項。
最大贏家并不是某則廣告,而是Google Cardboard紙盒。
當時,廣告界對此的解讀是,下一代向我們兜售產品和服務的多媒體平臺已經到來。
廣告業內人士最清楚長期吸引人們的注意力有多難,他們希望利用VR,使商戶和消費者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
2015年戛納國際創意節一共舉行210場主題論壇,“新領域”主題占比從2014年的8%躍升至20%。
組委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技術正成為驅動廣告業發展的根本力量。
新的廣告創意需要載體以融入生活情境,虛擬現實、人工智能、可穿戴設備等可以將生活場景和消費場景智能化。
最新技術日益成為廣告界競爭的原動力。
現在,各類廣告產品設計的出發點和主動權完全被收歸到用戶,用戶可以按照個人喜好和習慣來安排一切。
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技術都是以用戶為本位的思考邏輯進行運轉和調動的。
每個人又都是新的傳播節點,具有新的傳播能力,日趨“智能化”的目標受眾,使得消費行為倒逼了廣告產業改革。
為此,2016戛納金獅國際創意節新設了Digital Craft Lions(數字類獎項)。
將補充原來的 Cyber Lions(網絡獎項)和 Mobile Lions(移動獎項)。
但是新增獎項會將重心放在數字項目的執行和整體的用戶體驗上,而不是創意本身。
一切優秀的排版和用戶界面設計,或者使用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技術提升用戶體驗的設計都有可能獲得此類別獎項。
戛納金獅國際創意節并非虛擬現實在廣告營銷界的唯一秀場。
Digital Content Newfronts 是在紐約舉行的年度廣告預售大會。
讓各公司展示他們即將推出的節目內容,以得到廣告商的預先投資。
原先在2008年首次舉辦這個會議時只是出于新奇,如今業界逐漸看重這一聚合數字影音和廣告主的大會。
而NewFronts也持續改變型態,使數字影音和電視之間的界線縮小。
2016年5月的 NewFronts 大會上,VR 內容成為新寵,《紐約時報》、《生活》、《經濟學人》、《國家地理》等都將推出全新VR內容。
AOL公布面積達13412平方英尺的VR直播間,《名利場》和《時尚》雜志發行商Conde Nast推出VR動作冒險游戲……廣告商看起來很愿意為此買單。
一方面,包括《紐約時報》和Youtube在內的出版商和內容平臺都在加速內容的“虛擬化”。
另一方面,以Framestore和Sixense為代表的VR解決方案提供商正在不斷優化VR內容制作周期與成本,并擴大其應用領域。
在這種合力的作用下,品牌、制作方和運營方構成的虛擬現實營銷生態正在形成。
從內容形態到體驗模式,虛擬現實有望推動數字營銷從移動營銷(Mobile Marketing)向虛擬營銷(Virtual Marketing)演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