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異塵余生-Fallout系列是12年前一部頗具傳奇色彩的角色扮演類游戲《廢土》(Wasteland)的非正式續集,因此,要想了解《異塵余生》就不能不從《廢土》談起。
《廢土》于1987年由Interplay公司開發,電子藝界公司負責發行,該游戲的背景設定為第三次世界大戰后的美國新內華達地區,也就是故事中的“廢土”。由于冷戰后各超級大國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終于爆發了一場慘無人道的核戰爭,在遭受了核武器的打擊之后,新內華達地區變得寸草不生,荒無人煙,只有一些變形人、變形生物和機器人出沒于廢土之中,橫行肆虐,你的任務是帶領幾名剛畢業的沙漠巡邏隊的成員,前往這片“廢土”尋找巡邏隊總部。
國內玩家可能對這部曾經轟動一時的游戲并不很了解,不過在美國,只要是稍微有些資歷的玩家都對這部作品了如指掌。當年《廢土》甫一推出便在游戲界引起不小的震動,迄今為止的12年間《廢土》經過了數次重版,至今仍有大批“廢土迷”不厭其煩地對其進行研究。《廢土》的成功并非偶然,因為以往的RPG游戲大多以西方的中世紀時代為背景,講述騎士巫師與妖魔鬼怪之間的斗爭,而《廢土》則率先擺脫了這種陳舊的模式,向人們展示了一個全新的未來世界,開創了未來派RPG的先河。這種敢于創新的做法值得中國游戲界好好反思,正如拍攝電影,劇本應該是最關鍵的因素,離開優秀的劇本,再出色的表演、編導、攝影或后期制作都無濟于事。
《廢土》的結尾為玩家留下了一個懸念,暗示著此作還將有一部續集,因此人們一直在翹首期盼。80年代末,Interplay公司宣布開發《廢土》的續作《千鈞一發》(Meantime),玩家頓時把目光紛紛投向這部游戲,可惜由于種種原因,《千鈞一發》的開發工作最終半途而廢。之后不久,Interplay又采用《廢土》的游戲引擎和情節背景開發了游戲《夢之泉》(Fountain of Dreams),該游戲講述了戰后的佛羅里達州,Interplay顯然希望通過它來代替《千鈞一發》成為《廢土》的續集,1990年電子藝界發布了《夢之泉》,不過由于故事情節簡單,可玩性較差,游戲并沒有引起什么反響,玩家只是把它作為一部小品,而不是真正的續集。
在《廢土》發布10年后的1997年,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企盼與失望的玩家終于迎來了Interplay公司的《異塵余生》(Fallout),這部游戲被公認為是《廢土》的非正式續集,實際上,在《異塵余生》的包裝盒上就有這么一句廣告語:“還記得《廢土》嗎?”。這部杰作以其別具一格的故事情節和游戲架構迅速贏得了無數玩家的青睞,它無愧于《廢土》的續作。憑借《異塵余生》的巨大成功,Interplay公司又在1998年秋季發布了《異塵余生2》,不過這部游戲在市場上并沒有取得預期中的反響,一方面是因為它相對于一代而言并沒有作多少創造性的改進,更令人咬牙的是游戲中的無數臭蟲,盡管Interplay發布了游戲補丁,但仍有不少問題至今依然沒有得到解決。
《異塵余生》的故事背景如下:80年以前,整個世界被一場核戰爭摧毀了,一些人因躲入地下避難所而幸存下來,他們與外界完全隔斷了關系,從未也不敢回到地面上看一看。你是位于南加利福尼亞州的第13號地下避難所(Vault 13)中的一位居民,2161年,由于村落的水凈化系統中的一塊重要的電腦芯片損壞了,Vault 13處于危險之中,于是首領決定派你出去尋找一塊新的芯片以拯救村落。在游戲的結尾處,當你千辛萬苦從其他村落尋來芯片拯救了自己的村落時,村民們卻對你失去了信任,并將你永遠驅逐出Vault 13,于是,孤獨的你流浪于廢土之上,最終在一個小村落定居了下來。
在《異塵余生2》中,你將扮演前作中的主人公的后代。你所居住的部落遭受了10年的干旱,他們的儲備瀕臨殆盡,你必須繼承祖先的使命,穿越危險的廢土之地,到祖先以前居住的Vault 13去,尋找一種名為“GECK”的圣物,傳說它可以將廢土變為富饒之地。記住,80年前,正是Vault 13的人們將你的祖輩無情地驅趕了出去趕到廢土之地中,他們有虧于你,有虧于你的部落。
在《異塵余生》系列中,玩家仍能看到許多《廢土》的影子。比如在《廢土》中,你的第一個任務是修好Highpool村落中的水泵,第二個任務是前往“農業中心”—— 一個被變形老鼠包圍的農場;而在《異塵余生》中,你的第一個任務是為Vault 13尋找水凈化芯片;第二個任務則是前往“陰影沙地”—— 一個被變形蝎子包圍的農場。在《廢土》中,有一個名為Quartz的村落,在村落的墓地中有一些措辭幽默的碑文,其中一條寫道:“Lester Moore,被點44步槍擊中腦袋,不偏不倚”;而在《異塵余生2》中的Den村落的東部,同樣也有一個墓地,有一塊墓碑上寫道:“這下面躺著Jonathan Blake,開車時誤把油門當剎車”(注:兩段文字都是韻文)。另外還有一些《廢土》中的裝備,在《異塵余生》和《異塵余生2》中也都出現了,比如皮夾克(Leather Jacket)和能量盔甲(Power Armor)。
由此可見,《異塵余生》在美國取得巨大的成功,其鼻祖《廢土》功不可沒,是它為《異塵余生》系列打下了堅實廣闊的市場基礎。
以下為“廢土”大事記,玩家可以通過它清楚地了解到《異塵余生》的歷史淵源:
1987年1月27日:Interplay公司開發的Apple版《廢土》由電子藝界公司負責發行,隨后被移植在Commodore 64平臺上,游戲由Alan Pavlish撰寫。
1988年:《廢土》被Michael Quarles移植往IBM PC平臺,并被評為“《電腦游戲世界》(Computer Gaming World)年度最佳冒險游戲獎”,列入“《電腦游戲世界》名人堂”。
1995年:Interplay公司推出“10周年經典系列CD”,其中收錄了包括《廢土》在內的Interplay公司10年來的各種獲獎游戲,《廢土》再度席卷游戲界。
1996年11月:《電腦游戲世界》公布了游戲史上150部長盛不衰的經典作品,《廢土》名列第九。
1997年10月:90年代最新版《廢土》──《異塵余生》隆重登場。
1998年1月:Interplay公司再次發布了包括《廢土》在內的各種角色扮演類游戲的精選集,名為《RPG終極檔案》,其中收錄了《吟游詩人的故事》三部曲、《龍之戰》、《魔法門:神魔世界》、《圣石守護者》、《地下創世紀》一代和二代等不朽的經典RPG作品。
1998年10月30日:《異塵余生2》1.0版發布。
當前下載異塵余生中英雙語版
查看所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