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c Vive是最先發售的一批VR,而臺媒近日報道稱由于PlaystationVR以及其它的VR的陸續推出,Htc Vive卻變得勢單力薄。
供應鏈看好虛擬實境(VR)與擴增實境(AR)相關產品在下半年的出貨表現。
不過包括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索尼(Sony)、任天堂(Nintendo)、樂視、小米,及騰訊等VR產品新追兵個個如狼似虎,宏達電VR創新之路在前頭看來荊棘滿布。
國外芯片大廠指出,AR/VR產品及應用已確定躋身2016年下半最火熱的消費性電子產品之林,相關VR產品已準備好在2016年圣誕節全力沖量,近期在兩岸產業鏈的趕貨、催貨聲此起彼落。
宏達電旗下VR產品Vive近日更傳出緊急向上游零組件供應商多調了20萬套備貨量,加計先前的50萬套,Vive非常有可能在2016年達到70萬臺的出貨高標。
不過,面對新世代VR產品急需軟件平臺及應用生態系統作靠山,甚至殺手級應用直指游戲類產品后,宏達電本來在全球VR產業鏈相對較為勢單力薄的成長難題也開始浮上臺面。
面對三星電子VR Gear及索尼PlayStation VR新品強打應用軟件及游戲的加值行銷策略,加上大陸樂視、小米及騰訊也擺明要讓終端消費者物超所值。
全球VR產品市場由硬件敲開的萌芽蜜月期似乎已過,接下來即將進入由軟件、游戲,及多媒體應用助攻的快速成長期,單靠VR硬件強項的宏達電似乎正被邊緣化當中。
此外,雖然宏達電旗下首款VR產品Vive的銷售量日益火燙,但其實公司內部的分割論戰也不斷升溫,甚至已到了很難調停的攤牌階段。
據了解,宏達電高層較青睞當年華碩與和碩的品牌與代工分割策略,但Vive要挾帶HTC品牌一同獨立出來的計劃,卻被內部VR研發團隊打槍,主要是智能手機前景不被看好。
在大家還得分心思吵吵鬧鬧之際,全球VR產品市場需求的主升段卻已悄悄來到,在新一代VR產品需要借由軟件、平臺及生態系統交互加持。
來強化VR產品應用及提升消費者體驗下,宏達電一直沒找到可長、可久、可大的合作伙伴。
讓公司Vive產品只能一直借由品牌車廠、國防工業、電信事業等客戶資源打打擦邊球,卻無法觸碰游戲及多媒體應用核心。
全球VR產品市場需求起飛的這個硬骨頭已成功被Oculus與Vive所啃下,但接下來吃軟不吃硬的產品應用趨勢卻帶來新的考驗、
反而有可能為蘋果、索尼、三星電子、樂視及小米等軟硬兼吃的國際級大廠作嫁下。
宏達電眼前的Vive創新道路,及公司品牌、代工分割的十字路口,無論作出何種選擇,未來仍然是關關難過。